▏白猿为什么白
当然,中国读书人也不是什么猿都崇拜。
多说一句,古人经常把猿和猴放在一起并称为猿猴,只不过“猿”字文体性强,有诗意,读书人喜欢称道,而“猴”属俗语,是白话,读书人不爱用。
诗人李白崇拜白猿。他写下很多猿诗,多次提到神秘的“白猿公”。
据《吴越春秋》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
这个故事给了金庸灵感,在武侠小说《越女传》中,牧羊女阿青从白猿那里学到了绝世的剑法。
另一位金庸武侠世界的主人公张无忌则是为白猿疗伤,从白猿腹中取宝,收获到《九阳真经》。
有些中国武术著名门派,也认为他们的武术来自于模仿白猿,比如峨眉派。据说先秦时期的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剑法”。因为司徒玄空喜欢穿白衣,徒众们称之为“白猿祖师”。峨眉派武术可以说是发源于此。
当然,不一定真有位“白猿公”存在,“白猿公”是剑术高明的代名词,李白也没有实现“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的剑客梦想,倒成了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笔下的白猿腾跃如飞,活跃于各个山涧,等待与诗人相识。
△电影《猫妖传》中的诗仙李白
好吧,也有人说,猿一般都是棕色或黑色的,世上并没有白猿,白猿或许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如同白马、白鸽、白狐、白素贞一般,代表一种理想。
也有艺术家觉得,“白”这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要试图去寻找“白”,而是去找一种感觉白的方式。
好吧,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古诗词感受李白的存在,通过李白感受白猿的风采。
好吧,话说回来,李白这样的诗人、读书人,不崇拜白猿崇拜谁?
▏白猿是否真的存在
《山海经南山经》有记载,“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这是我国已知的历史上对白猿的最早记述。
古人对猿有着美好的印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猿就已经奠定了其在动物之中的崇高地位。
据《淮南子》记载,楚庄王就曾养过一只白猿,后来白猿不见了,庄王毁坏整个树林去寻找。
到了唐宋,许多文人雅士以养猿自娱,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诗人都是“猿粉”,众多画家也竞相画猿,记住,画猿不画猴。
近现代的张大千终生与猿有不解之缘。1949年3月,张大千在澳门朋友家居住期间,曾托人花重金从东南亚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朝夕相处。他认为,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
△张大千《老树灵猿》局部
众多古典神魔小说或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白猿也是频频出场。
《封神演义》中,以白猿千年修行化身为人,堪称“梅山七杰”之首,名曰“袁洪”,是商朝一员猛将,屡屡打败杨戬。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讲述了一个“我国大书法家欧阳询白猿为父”的离奇故事。
罗贯中所著《平妖传》中的通臂白猿,为玉帝掌管着九天秘籍“如意宝册”。
清代托诸葛亮的伪作《武侯白猿经风雨占图说》更是以白猿预测气象之变,达通天彻地之能。
知道白猿的故事越多,其实越发令人迷惑,白猿是否真的存在?
△唐代画马宗师韩干《猿马图》局部
白猿,简单说来,就是白色毛发的猿。古人认为,猴子活到八百岁就变成了猿,意思就是活得时间太长了,毛发都变白了,所以,白猿象征长寿多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猿产于川广深山,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
有意思的是,白猿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那就是判断云气,根据夜空中云彩的颜色和形状就能发现地上巨大的金矿。
△宋佚名《猿猴摘果图》团扇
▏读书人的白猿梦想
科学来讲,白猿具体代表我国20多种灵长类的哪一物种并没有清晰的记录。
不过不要紧,云南白猿小曲清香型白酒传承了白猿的精神和理想,大家可以通过欣赏、品尝这种由云南迦尼萨商贸有限公司出品的单粮纯酿,遥想、追寻白猿的风采和先贤的精神境界。
白猿小曲清香型白酒以优质糯高粱为原料,结合古法特制成中温曲,用曲量与原料持平,落窖发酵周期比传统小曲清香型延长一倍,高达35天,采用二次发酵及续糟发酵方式,保证小曲菌群一致性及风味延续,出酒时严格遵循“掐头去尾”工艺,保证酸、脂、醛、醇四类主体分子平衡协调,使酒体纯粹,酒风独特。最后,在陶缸陈贮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能装瓶出厂
《山海经》所记载“多白猿”的堂庭山,有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正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一带。
△云南景东无量山地区的黑冠长臂猿
关于“白猿”,有人认为,白猿是指滇金丝猴,“其状如禺而白耳”;有人则从“猿”出发认为是我国唯一的类人猿种类长臂猿中的——白掌长臂猿,因其“白面白手”之相。而白掌长臂猿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孟连、西盟和沧源三个地区,在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
△滇金丝猴
△白掌长臂猿
怒江金丝猴
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早有记载,今人则遵循小曲清香型传统发酵及蒸馏工艺,高原独特地理气候环境,选用高山天然山泉水酿造云南白猿酒,读书人之酒。
白猿酒所用高粱为红穗小粒糯高粱,俗称红缨子高粱,经发酵后可转化为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与云南高原微生物群落相融合,形成了白猿小曲清香型白酒幽雅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的独特酒风
读书人之酒承载着读书人的白猿梦想。
读书人为什么崇拜白猿?为什么东晋葛洪会感慨“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白猿善于采气而寿元悠长,精通剑术并能变换成人,且高蹈林间、让人仰望,这是一种读书人向往的逍遥。
酿造白猿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水体是源自海拔2460米卧云山山谷天然山泉水,用这种无溶解杂质、入口微甜、水质纯净,硬度低,PH值始终维持在6.5-7的最佳酿造区间,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的天然泉水所酿造出的酒体,口感特别醇美、爽净
白猿性情高洁,它不像猴子那样每天从树上下来到地面觅食,它一天到晚住在树上,很少下地,渴了就喝树叶上的水,饿了就吃水果和叶子后面的虫子;白猿和人一样、甚至比人更重视家庭的亲情人伦。
商人之酒或许更重视长袖善舞,做成生意,读书人之酒则更重视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情交流,正如李白的所写: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白猿雅趣也许离世间越来越远,但人不能放弃追求。作为白猿酒的缔造者,一群80后的云南人,怀着对自己祖国和家乡文化的敬意和思考,通过酿制全世界蒸馏酒系列里工艺最繁复、元素最复杂的白酒,来表达他们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岁月里,不能因为天空出现了乌云,就忘记自己是雄鹰;不能因为大地出现了荒漠,就忘记自己是骏马;不能因为身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就忘记了自己是白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