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当了33年忠臣,为何选择造反?康熙忍了5年,最后痛下杀手

而索额图,当时33岁,是赫舍里氏的二公子,刚从吏部侍郎的位子上下来,重新当了一等侍卫。

他站在宫门口,腰板挺得笔直,眼睛扫着来往的侍卫,像在盘算什么。

索额图的爹索尼是顺治留下的头号辅臣,姐姐是康熙的皇后,侄子胤礽是太子,家族的根基深不可测。

五月十六那天,康熙一声令下,鳌拜被侍卫按在地上,锁链哗啦作响。

没几天,索额图被封为国史院大学士,顶着宰相的帽子进了朝堂。

鳌拜倒了,赫舍里氏的家族地位更高了,索额图的名字也开始在京城响起来。

索额图十几岁就当了侍卫,在宫里混得熟门熟路。

康熙登基时,他表现得十分低调,帮着姐姐稳住后宫,护着侄子胤礽。

鳌拜倒台后,康熙亲政,索额图成了第一批被提拔的亲信。

1670年,他当上保和殿大学士,管着朝政大事。

康熙还让他修《清世祖实录》,把父亲顺治的功绩写进国史。

1672年,胤礽被立为太子,索额图封了太子太傅,成了太子的靠山。

可风光没多久,索额图的本性显露出来。

他仗着家族的势,收钱收得手软,谁不听他的,就往死里整。

顾八代是个老实臣子,康熙十八年吏部给他评了个优,索额图硬是改成“浮躁”,把他撵出官场。

熊赐履是大儒,康熙十四年当了大学士,索额图看他碍眼,抓着个小错,联合几个大臣把熊赐履弹劾下台。

朝堂上,索额图的党羽越来越多,反对他的人不是丢官就是靠边站。

与明珠的党争

索额图最头疼的对手是纳兰明珠。

明珠比他小一岁,却十分圆滑,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前,康熙想撤藩,索额图带头反对,说三藩是南方的屏障,动了损害国本。

明珠却在此时站出来,拍着胸脯支持康熙。

后来吴三桂反了,兵锋直指中原,索额图趁机上书,说当初支持撤藩的都该杀。

康熙没听,可心里记下了这笔账。

乱平后,明珠步步高升,当了武英殿大学士,索额图却被晾在一边。

因此俩人在朝堂的势力逐渐平衡,互相争斗地不可开交。

康熙看不下去了,1680年派人送了块匾给索额图,上头写着“节制谨度”。

索额图看到以后也明白康熙的意思,但他不知悔改,反而是撂了挑子,称病辞职。

康熙此时还留着他有用,于是就改封他为内大臣,留在中枢。

三年后,索额图的弟弟心裕惹了祸,康熙抓着这事,把索额图的内大臣、太子太傅全免了,只留个佐领的虚职。

索额图不得不低了头,窝在家里两年的时间,1685年才被康熙叫回来,当了领侍卫内大臣。

1686年,索额图迎来了翻身的机会。俄罗斯人在东北闹腾,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派他去谈判。

索额图带着使团,顶着风雪到了边疆,营帐里烟雾腾腾,他跟俄国人磨了几天嘴皮子,硬是把边界定在额尔固纳河和格尔必齐河。

条约签订之后,尼布楚归了清朝,雅克萨的俄国人撤了出去。

索额图回京,大功之下,康熙对他赞誉有加,朝堂上总算又有了他的位置。

权臣落幕

可好景不长,1690年,康熙派他跟福全征噶尔丹。

福全在乌阑布通大胜,噶尔丹跑了,索额图却没有乘胜追击,直接带着兵回了京。

康熙气得跳脚,把他降了四级,差点就被直接罢官回家。

1697年,康熙亲征噶尔丹,索额图随军出征,噶尔丹被平,康熙念他有点功劳,恢复了他的领侍卫内大臣。

索额图这时候已经61岁,头发花白,腰杆却还挺着。

他知道,康熙待他不薄,可那份信任,早就没有那么纯粹了。

索额图的野心依然在不停的膨胀,他跟太子胤礽关系紧密,赫舍里氏的荣光全压在胤礽身上。

胤礽年少骄纵,索额图不劝他学好,反而推波助澜,让他穿明黄的衣服,摆皇帝的排场。

1701年,索额图65岁,称病退休,康熙准了,还让他弟弟心裕接了领侍卫内大臣的位子。

谁知退休没两年,1703年,康熙突然翻脸,派人把索额图锁进宗人府。

罪名列了一堆:贪污、结党、管教不严,还在德州陪胤礽养病时骑马到中门才下,藐视皇权。

康熙说,随便一条都够他死,可念他是老臣,饶他一命。

索额图被关在宗人府,弟弟、儿子、党羽全被抓,没几个月,他在牢里咽了气。

康熙对外啥也没多说,可朝堂上的大臣都在都猜测,索额图怕是碰了逆鳞。

五年后,1708年,康熙在塞外行围回来,雷霆震怒,把太子胤礽废了。

胤礽被锁在帐子里,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和阿尔吉善被拉出来砍了头。

康熙红着眼,说胤礽不法,暴戾淫乱,还想替索额图报仇。

真相这时候才浮出来:索额图当年在德州,怂恿胤礽谋反,俩人密谋让胤礽早点上位。

康熙早知道这事,可胤礽是嫡子,他忍了五年,才下狠手。

结语

索额图走了,赫舍里氏的荣光也随着消失在历史之中。

后人提起索额图,有人骂他奸臣,有人说他逆臣,是非功过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