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的解释

詳細字義

◎ 禍

禍、旤 huò

(1) (形聲。从示,咼( kuā)聲。本義:災禍,禍患)

(2) 同本義 [calamity]

禍,害也。神不福也。——《說文》

禍災殺禮。——《周禮·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逆其類者謂之禍。——《荀子·天論》

來不由我,古謂之禍。——《論衡·累害》

魚無失水之禍。——《韓非子·大體》

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韓非子·十過》

近者禍及身。——《戰國策·趙策》

不能爲禍。——《淮南子·人間訓》

禍且及汝。——明· 魏禧《大鐵椎傳》

禍至無日。——《資治通鑑》

文人畫士之禍。——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禍及枯骨。——《廣東軍務記》

又如:禍基(災禍根由);禍不旋踵(比喻禍害來勢迅猛,連腳後跟都來不及掉轉);禍至無日(比喻禍患的急迫);禍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3) 罪 [crime]

罪禍有律。——《荀子·成相》。注:「禍,亦罪也。」

(4) 災荒之處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

有禍則反。——《太玄經·玄文》

詞性變化

◎ 禍

禍 huò

(1) 作禍;加害 [bring calamity to]

子木有禍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傳·昭公元年》

又如:禍國(加害於國);禍國殃民;禍世(危害社會);禍計(惡計);禍人(害人)

(2) 遭難;受害 [meet with disaster]

劉恭見 赤眉衆亂,知其必敗,自恐兄弟俱禍。——《後漢書》

常用詞組

禍不單行禍從口出禍從天降禍端禍根禍國殃民禍害禍害禍患禍亂禍起蕭牆禍事禍首禍水禍胎禍心禍殃禍因禍種 【漢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