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得有兴趣。在我那个年代,兴趣的选择范围很少,且兴趣的代价高昂,一般情况只能埋在心底。我父母是物理专业,所以家里有些无线电的杂志,小时侯看到了就喜欢了,想照着做书里的东西,可惜没有能力。那个年代,在三四线城市,就算货源没问题,也买不起元器件。我曾经中意一个 6 块钱的“天文”望远镜,但父母不同意买。想像一下这样的打击。但我还是尽可能动手做些东西。邮购 8 角多钱的电动机做小船,买打折的拨动开关做手电筒,这几乎是我上大学之前的全部了。
其次,有了条件你就应热爱。上了大学,手里便有了些积蓄,同时也系统学习了电子线路知识,我便先后采购了一些工具,包括一部数字万用表,93 年的时候花了我 260 元,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热爱。大学期间,因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学校也有便利条件,我动手做了很多小东西。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时,设备会录下最后一句,如果没听懂,可以循环播放。但是 93 年的解决方案过于昂贵,最初的 t6888 方案 16 秒存储就要 100 多块,后来出的一款成本降到了 70 也还是过于昂贵,因为一部国产单放机的价格也只有 70 块。
再者,你得有为之奋斗一生的勇气。我喜欢硬件,但是人生总是充满戏剧。你的组织很难成为知人善用的伯乐,多数是哪缺人就安排你做什么。所以,我做过设备维保(还算对口,事实上也做了很多成绩),信号分析(调制分析,编码分析等),工作了 6 年,领导才真正考虑到使用我参与一项重要工程,但很遗憾的是,软件方面没有人,所以我还是不能做我想做的硬件。前后做了 7 年软件支持。虽然我一直没有真正负责某个硬件方面的开发设计,但是一直没有远离这一领域。平时单位家庭的各种设备故障,能修尽修,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可以维修的,而且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
现在我在机关工作满 30 年了,可以退休了。虽然待遇相当丰厚,但我还是想回到硬件开发这一领域。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能实践我的这一梦想,我死前一定会后悔。